流行性感冒防治指引
流行性感冒(简称流感)对全球的危害及其流行规律
根据流感流行病学记载,流感大概每27年爆发一次,上次是1968年爆发,距今已有39年,世界卫生组织认为“我们越来越接近下一次大流感爆发”。 据统计,全球每年患流感人数有6—12亿例,其中重症为300—500万例,死亡有25—50万人,重症流感的病死率可达5—10%,我国疾控中心权威人士发出警告,一旦流感大流行在我国爆发,估计感染者可超过1.9亿人。
流感与重症流感地表现 流感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,畏寒高热、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、乏力,并有轻度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干咳等上呼吸症状。还可有眼结膜轻度充血症状。 流感分四型,单纯性流感居多,症状较轻,发热不高,病程2—3天,肺炎型和中毒型症状较重,肺炎型常因合并感染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,中毒型表现为高热及循环功能障碍,休克等严重症状,死亡率极高。胃肠型多伴有呕吐、腹泻等胃肠症状。
流行期间出现感冒症状怎么办 ★ ★ 一旦出现发热或流感症状,要及时到医院就诊。 ★ ★ 如果患了流感,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,隔离至热退后48小时。 ★ 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,积极防治并发症。 ★ ★ 发热时卧床休息,多喝水,吃容易消化的食物。
流感通过什么途径传染 流感的传染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(如打喷、咳嗽等),亦可通过鼻和口腔分泌物污染日常生活用品传播。
什么叫流感易感人群 凡是对流感病毒缺乏免疫力的人群,都叫易感人群。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后形成新亚型的情况很多,所以几乎所有的人群(尤其老年人、幼儿等人群)普遍容易受到感染。
注射疫苗的保护率有多高 国外研究表明,1—5岁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率为77—91%,60岁以上为58%。国内研究结果显示,接种疫苗保护率为86.3%。
何时接种流感疫苗较适宜 接种流感疫苗7—15天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,持续时间1年左右。在流行期间1—2个月是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。在我省,预测每年流行季节在12月份至第二年2月份,所以每年10月、11月份是预防接种的最佳时机。
流感疫苗的重点接种人群有哪些 有七类重点人群需要接种流感疫苗:60岁及以上人群、慢性疾病患者及体弱者、免疫力低下者、医护人员、托幼机构儿童及在校大中小学生、为公众服务的人群,如公交、商业、服务业人员及人员集中的集体单位的工作人员、机关、企事业单位有较重要单位岗位的人。
哪些人不宜接种流感疫苗 凡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(如新霉素)过敏者,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、孕妇、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、慢性病发作期的病人、严重过敏体质者、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都不宜接种流感疫苗。
接种流感疫苗后有何反应 接种部位发红,有痛感,少数人会有低热(38度以下),这些症状都属正常反应,一般过24小时之后会自然消失。 若有过敏体质的人,接种流感疫苗后,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,应先做皮试阴性后,再行接种。
接种流感疫苗有利于预防人禽流感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流感、人禽流感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初期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,往往给鉴别诊断带来极大困难。如果接种流感疫苗后,就可基本上排除流感感染,有利于鉴别诊断。
流感流行时的个人防护 ★ ★ 流感流行期间应暂时停集会,外出、到公共场所应带口罩。 ★ ★ 保持室内环境通风。外出后要用肥皂洗净手。 ★ ★ 积极参加锻炼,增强个人体质。 ★ ★ 防寒保暖,加强营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