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能力决定一生

 

    2002年在32个国家(包括28个OECD国家及4个非OECD国家)进行的国际学生评量计划(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,PISA),引发大地震的是去年底公布的PISA研究报告。这项由OECD进行的国际学生评量计划中抽选265000余位15岁青少年,以纸笔测验衡量这群中学生的阅读、数学与科学能力,希望了解即将受完义务教育的各国学生,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,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。换句话说,PISA衡量的不是学生掌握了多少学校所传授的学科知识,而是他们能不能广泛了解基本概念,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,成年后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功能。这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跨国调查,被视为检验各国教育体制和未来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指针,英国媒体将之喻为「教育界的世界杯」竞赛。

 

    阅读能力愈强,愈容易找工作?

 

    2002年举行的第一次PISA测验把研究重心放在阅读能力上。PISA报告指出,15岁的青少年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习到成年以后所需的一切知识和技能,因此,学校教育必须为终身学习奠定稳固的知识基础。「今天,有多大比例的学生具备了第五级阅读能力,可能会影响每个国家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,能拥有多少世界级知识工作者。」

    事实上,两年前公布的国际成人阅读能力调查报告早已指出,阅读能力强的人不但比较容易找到工作,甚至薪水也比较高。学历高低固然会影响就业机会,但是当学历相当时,阅读能力强的人担任高技能白领工作的机率就明显高得多,而且阅读能力比学历高低更能准确预测一个人在职场的发展。

    但是,怎么样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呢?参加PISA测验的学生必须阅读短篇故事、网络信件、杂志报导、及统计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信息,然后回答问题,PISA则从三个层面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:

    一、撷取信息:能否从所阅读的文字数据中,找到所需信息。

    二、解读信息:阅读后,能否正确解读信息的意义。

    三、思考和判断力:能否将所读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知识、想法和经验相连结,综合判断后,提出自己的观点。

    根据PISA的定义,阅读能力愈强的人,愈有能力搜集、理解、判断信息,以达成个人目标、增进知识、开发潜能,并运用信息,有效参与现代社会的复杂运作。但这些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,而是需要从小培养的。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。

 

    怎样才能会阅读,爱阅读?

 

    会阅读不代表爱阅读,而爱阅读才是继续保持和发展阅读能力的关键要素。学生会不会为兴趣而阅读、喜不喜欢和别人讨论读过的书、逛书店和上图书馆看书的频率高不高,重不重视阅读,都会影响他们未来的阅读习惯。而国际成人阅读能力调查发现,中学毕业后,若是长期不阅读,阅读能力仍会逐渐退化。因此,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要激发学生对阅读抱着正面的态度,经常参与阅读活动,学生未来才能成功地终身学习。但是,许多国家的孩子都普遍阅读兴趣缺乏。所以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阅读,更重要是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。